刘娜新,女,1969年10月出生,中共党员。199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计算机软件专业,工程师。2007年进入人社系统,先后在市技师学院、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市人才基金财务管理办公室、市人社局工作。2013年起任市人社局综合法规处副处长、处长。2019年4月,组建就业促进科(失业保险科)任科长至今。
她常常是7楼上班最早的,也常常是7楼下班最晚的,她好像把一天的精力和时光都交给了工作,她就是就业促进科(失业保险科)科长——刘娜新。2022年,刘娜新的工作成绩继续得到全局同事的高度认可,她再次被评选为市人社局优秀公务员,同时也收获了她进入人社系统后的第二个三等功。
抢时间,迅速推动惠企政策落地。
推动就业创业和失业保险政策在鞍山落地落实,是就业促进科(失业保险科)重要工作职责。刘娜新始终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积极推进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和稳经济一揽子政策举措在鞍山实施。4月末,省人社厅等部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助企纾困和民生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收到文件后,她一边向局主要领导汇报上级政策内容,一边组织科室同志认真研究文件精神,并与财政、税务关联业务部门积极沟通达共识,利用“五一”假期时间牵头起草了鞍山落实办法。5月4日,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和市税务即联合印发了《鞍山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助企纾困和民生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我市相关政策落实标准、经办部门、办理流程,为企业早日享受纾困政策赢得了时间。10月上旬,省人社厅等四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缓缴政策实施范围,放宽补缴时限。当时正值鞍山城区疫情防控静态化管理时期,绝大部分机关工作人员都在居家办公,她从省媒了解缓缴政策扩围消息后,立即联系局内相关科室查询省文件内容,同财政、发改和税务部门协商落实举措,仅用5天时间完成了市级文件印发和政策解读等工作,为饱受疫情影响的企业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了企业战胜疫情的信心。2022年,就业促进科(失业保险科)牵头出台助企纾困、稳经济举措、促进就业创业等各级各类文件20份,为服务企业促进就业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提供稳定的政策支持。
争速度,积极推进援企护航行动。
二季度,为积极克服疫情对我市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市人社局党组决定举全系统之力开展保用工促就业援企护航专项行动,刘娜新为综合协调组组长,负责建立组织架构、人员分配、制定工作方案、下达工作任务等基础性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人社领域各项政策的知晓度,她指导科室同志组织编写《人社政策指南》手册,通过全局9个援企护航行动组,通过辽宁日报、鞍山日报等媒体,通过人社局官网、鞍山人社公众号等载体,开展了大规模的人社政策宣传活动,助力企业了解和熟知助企纾困政策。积极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地,她陪同业务经办部门同志与税务部门对接,尽可能获取企业准确信息,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免申即享”政策落实速度,我市成为继沈阳、锦州之后,全省第三个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的城市,全年为符合条件的8806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05亿元,稳定就业岗位24.31万个。
重实干,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工作踏实、质量为上是熟悉刘娜新的人们的一致印象。她总是说,做事儿要有责任感,既然做了就一定要做好。也正是因为如此,她牵头负责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高质量完成,无论起草文件还是筹备会议,无论是部门协调还是推进工作,她都坚持自己的标准,踏踏实实完成好每一个环节。
5月的最后一个周五,7时刚过,刘娜新收到紧急约稿通知,要求当天报送就业亮点工作材料。匆匆吃过早饭,她早早来到办公室向领导汇报并研究确定稿件思路,向相关部门约最新数据,等待稿件素材的时间里抓紧处理科里日常办件。
10点多,她刚开始按照构思落笔就接到家人电话,告知婆婆病危,速归!一边是必须完成的工作,一边是弥留老人的期待,两难的选择令她焦虑,深呼吸调整情绪后她做出了选择,打电话安抚家人“完成手边的工作马上回去!”然后强迫自己静下心来继续工作。一下午的时光在审稿、改稿、再审稿、再改稿——电话催促再催促中渡过。直到晚上6点,《鞍山依托“三个载体”稳定企业用工基本盘》定稿上报,她才开车在夜色中赶往海城婆婆家,陪伴婆婆最后一程。
获奖感言
感恩每一次鼓励,坚持做最好的自己。